目前分類:教學原則 (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前陣子一則新聞有關某知名國小音樂班老師偽造文憑任教被踢爆的事  

不禁讓我想起大約6年前

正在思考未來教學的理念  到底是看眼前  還是要放遠?!

熟知我個性的人  或許可以發現我做任何事情  只要是合理的   我就會勇往直前

並非不在乎別人的評價與認同

而是打從心底先問自己

全盤思考後  過不過自己這關  且問心無愧

只要過了  就不用擔心別人怎麼想  重點在於自己

這也是我一直以來的核心價值

N年前回國時  一切還在摸索中

教學上免不了有"傳承"的意味  

以前怎麼被指導  就這樣傳承交棒給學生

幾年下來

不管是自己的學生  或是陌生人閒聊間得知我的職業時

很常聽到一句

我以前也有學過鋼琴!!!! 但都快忘光了   

沒錯   包括自己在回想一些學生往事  也會冒出這樣的字句

好多課本上的知識都還給老師了

隨著網路平台串流  很多人分享了自己的專業知識

用了非常實用且淺顯易懂的解說讓觀眾/聽眾明白

*****************************************************************************************************

此時的我就在想

為什麼我們學過的東西很容易隨時間流逝而忘記

在此不批判對錯

而是想找出解決方法

後來我認為

如何應用是關鍵  

我們學了這麼多  但總是填鴨 或是套用  這些都不足以讓學習者知道如何運用

當然 這些牽扯到方法還有心態

自己是過來人

深知我們的教育皆以速成為主

反正當下你會就好了

考完了就沒事

記不記得無所謂

更別說怎麼應用了

 *******************************************************************************************************

回歸到我的專業

學習樂器的人  不少人認為會彈  會拉  會吹出音就好

當這些人沒有學了以後

多年後想重拾這項可陶冶性情的技能時 (我聽到不少例子在初學時的想法是如此

很有可能只能複習自己學過的曲目

面對新曲可能沒辦法自學

好可惜啊~~~

或許有些人只是隨口說說自己的感觸~都快忘光這句話

身為老師的我卻把短短幾字聽在心裡

思考如何調整並落實自己的教學理念

不再只侷限在比賽與考試  也不分級學生要不要讀音樂班/音樂系 (學生主動提要報考或是檢定不在於此  但永續的理念一致)

重點在於停學後 或想自學非上課曲目  有沒有能力讀懂譜上的豆芽菜與看不懂的符號 

當這樣的想法成形後  6年下來  更確定自己堅持的核心價值

我常跟學生分享

檯面上有很多好老師   非常好找  

價格上有競爭力的老師也很多

還是有默默一小群喜歡 慢慢來  比較快  又堅持自己專業的教育者

是的~我就是

以上

回應了我的標題  

教育何嘗不是種永續的概念?  

 

 

Lovepia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國皇家樂理成績出爐囉~

不知道考生們有沒有檢討的習慣

評語成績會列出每大項的考試大綱及分數

每當收到成績時

我不急著評論分數

卻會仔細看各大題得分如何

甚至,會請學生在各大題之前寫主旨

譬如:音程,各調性,拍號,譜號等

再細看內容

除了確保學生懂原文,順便幫他們回想當天試題的題型

畢竟

以往在學時,總是大考大玩,小考小玩

彷彿考試是為了老師,家長

不是為了求知慾

在學校那樣的大班課,時間有限的情況下,老師真的沒辦法一一針對每位同學的問題去解惑

 

既然我堅持走一對一家教

因材施教是自己的原則

那麼

總不能考完就算了吧?!

一起陪孩子檢討

分類哪些大題是不能失分

哪些是粗心可能性居多~~

哪些要再補強

等等諸如此類

一切不是考完就忘了,就算了

或許不是每位學生或家長認同此做法

但分析自己的學習狀況

是一種負責與反省

反省自己現階段的狀態

任何時候開始培養好習慣都不嫌晚

不是嗎?

 

 

 

 

 

 

 

 

 

Lovepia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先來個開場的分享,完成此發文的背景音樂為:Seong-Jin Cho at the Finals C stage of the Rubinstein 2014 competition

自從上屆蕭邦的國際比賽後,才關注到這位韓國參賽者,喜歡的可以自己去找來聽聽~請搜尋 Seong-Jin Cho

*************************************************************************************************************

 

不管舊生或新生

當家長或學生提出要考英國皇家檢定時

一開始最花我時間思考的是

要從哪級開始考?

樂理

 

曾考過試的:我需要花時間了解之前通過的級數稍做複習,大致上都能應答如流,可以接著考~萬一,考完都還給老師了,也就是為了考試而臨時抱佛腳準備,不是融會貫通的狀態,我建議先把程度提升到該級數的標準再繼續考,不希望孩子淪為考試機器~

 

第一次應考:建議不要跳級考,也就是從第一級開始。 理論部分是慢慢堆疊上去,一但剛開始基礎沒建立好,後面只會越複雜,準備過程中*背與理解*都需要~也有特例,如果理解力夠快,作答也很正確,可以跳級考。但老師還是會要求每級的樂理本都要會,該按部就班還是得執行。只是少了報名考試費

 

術科

不管有沒有考過試,我會花一段時間觀察孩子的學習過程~再決定哪級開始~

對於完全沒有經驗的考生,第一次考試我會選擇應考級數是不超過他的能力範圍~

 

為什麼? 單純建立自信~通常第一次就考過,可增加孩子對檢定的安全感~有了好的開始,多少會幫助之後的學習。

 

另一個重點,礙於英國皇家有個特殊規定,應考6級以上的樂理或術科,皆需要通過5級樂理。

也就是說,如果你術科練得再熟,超越6級以上的程度,但沒有考過它的5級樂理,你還是不能考~

 

樂理到底重不重要?當然重要~要懂得看得懂譜上的東西,才能演奏出旋律~

不是只看老師或是任一位大師的表演,依樣畫葫蘆勤練就會~那是時間換來的模仿~

看得懂譜例,可增加學習曲子的速度~

就算,因為種種原因而中斷學習,憑著自己對樂譜懂的多寡,可決定能不能自學~

可能,大家太習慣讚嘆地看到哪位演奏家的演出而以為學習樂器只要練習樂器,但~事實並非如此

 

總結:確定準備要檢定,我會讓學生從樂理開始考~

         每人學習狀況過程不同,也是決定應考級數的因素之一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與看法~每位老師有他的教法與對檢定的認知~無關對錯~無須過度解讀

 

 

Lovepia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某堂課中,一樣的例行檢查樂理作業~

前提,不管你的母語是中文或英文~老師我都自認很認真地逐一檢查孩子們難得的手寫功課(當電腦慢慢地普及後,不少作業是用打字的,所以我很珍惜也把握這些出自學生的”手作“)

 

*********************************

 

 我(睜大雙眼)仔細看了看,圈了3個地方: qudruple

                                                                   Y?

                                                                   litle

 

 問了孩子,檢查一下有沒有錯誤?然後字是...........? 可否解釋這答案的意思?

 

 學生還狐疑地看了我一眼,可能以為我老花眼,我再反問一次,你確定你沒有錯嗎?我反覆看了好幾次,應該沒眼花。

 學生: 噢~我拼錯了~正確應該是 quardruple =4拍子的意思(其實題目後面有把這字完整寫出來)   

         

  再來,

  我問:這個字是嗎?我怎麼看都像,但我不解為什麼會有這字母的出現在答案裡 ?

  

  學生:噢~這是,他自己以也噗一聲笑出來,因為怎麼看都是

 

  最後一字, litle 

  我:我不敢說自己英文多好,但印象中我好像沒看過這單字。 我知道有title,liter,light,lighter,even kettle......但我不知道 litle,可否請你解釋給我聽這字義?

( 我心裡知道他要寫little)

  

  學生:我要寫的是 little........

  

  我的習慣是不准學生擦掉錯字,直接在旁邊空白處寫正確的,這樣才有學習的軌跡啊~

 

*********************************

  孩子啊,樂理,既然寫了,當老師的我就有責任義務仔細看,但往往很常發生這種比誰先老花的狀況出現,  還好,老師沒有每次都漏氣~只有偶爾而已

 

        

Lovepia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於初學新生,最常被家長問到:老師,剛開始學要不要買鋼琴?還是用電鋼琴或電子琴也可以呢?

其實,站在家長的角度,我的確可理解為什麼一開始不敢冒然*下手*一台🎹?原因多是:佔空間與時機未成熟。 

鋼琴不是可*隨時隨地*想移動就移動,更多要注意的是後續保養: 定期調音與除濕。 樂器類皆如此,需要適當的環境提供保存,畢竟它非消耗品,也不是個*經濟實惠*的必需品。

但是,站在老師的立場,如果保持著正確學習態度者: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這句話不用多闡述,相信大家都明白其含義。如果因為諸多考慮而不想提供孩子琴在家練習,我認真覺得,家長不必花冤枉錢讓孩子開始。並非否定這樣觀念家長的意見,可是,憑良心問,這樣的學習持續力如何? 

所以,有這樣疑問的家長,通常我會給以下建議:

1)租琴。可問坊間買賣琴的店家可否月租琴在家。本人不負責鋼琴買賣。

2)電鋼琴。這是唯一我可接受的*電子*鋼琴,不是*電子琴*。 相信我,電子琴彈久了,手超級沒力。之後還得花時間去訓練指力與獨立性,得不償失。電鋼琴的發明,應該也是順應現代人需求,仿鋼琴  觸鍵,但畢竟還是電子的,聲音敏感度沒有一般鋼琴來的好。算是其次的替代品。

3)就是直接買一台琴在家。

鋼琴,我還是想提醒擁有它之後,真的真的真的要控制它的濕度。畢竟裡面還是有很多木作的零件,台灣氣候變化會影響它的壽命。拜託,愛它,請好好珍惜它。你努力付出,相信會有感受的。

調音,一年平均最少一次。搬動過後也要調。耳朵也是學音樂裡很重要的元素,讓耳朵常聽*走音*的樂器所發出的聲音,是沒有幫助的。

所以,在找老師之前,是否把這問題的答案想好了?想好了再做決定也不遲!

 

 附上保養樂器的注意事項

https://kknews.cc/zh-tw/news/x595qyq.html 

Lovepia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曾經,有學生表示:爸爸媽媽問我在練什麼?怎麼那麼難聽!沒有旋律可言⋯⋯

 

學生說:這是哈農啊!

家長說:以前我學的時候沒彈過!

 

*********************

每次當我開始了哈農,我一定會告知:這本譜會陪妳很久很久。學生又問:多久? 我說:直到妳沒跟我學或是停學!

 

或許,有很多人還是質疑這些基本練習的重要性,但我總會反問: 任何運動事先不是都要暖身嗎?

對於彈琴,音階就是很好的暖身~

常常在學生開始學音群多的曲子,往往對於一連串像音階式的旋律會思考指法怎麼用比較好,但是,認真學習一些調性音階開始,似乎那些看似不容易的音群不知不覺變得容易克服,讓我更加堅定持續練音階是必要的!而且,不是36個大小調彈完一次就好,除了熟練的指法與升降音為主,更要配合節拍器的練習。

 

而我,更要求所謂一組音階,要有:2次來回音階+終止式+2次琶音+分散8度音階與8度音階(視學生手掌大小而定)。不少幼稚園或小ㄧ生沒辦法勝任8度音程,藉由進階式分散8度再加8度音階而很快進入狀況。我常說:手指肌肉我們平常很少單獨訓練它,但確實練習一定可以輕鬆地彈到8度!!無關年紀~

甚至,哈農前面的30首練習,可以利用每拍練習不同的重音而獨立訓練各手指,畢竟手指自己有力氣,觸鍵相對紮實。

 

所以,別再質疑練哈農或音階要幹嘛~~練好它絕對有幫助,除了彈琴上的幫助,樂理裡有關調性(音階,和弦,曲析⋯⋯等)的單元,也會事半功倍!

以下分享文章

http://solomo.xinmedia.com/classic/90202-201609031532Arpeggio

Lovepia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音階,是個煩人的練習~唉,沒辦法,誰叫它對學音樂的人是像個緊箍咒般地擺脫不掉~可是,它就像暖身操一樣重要!加油!


以上應該是有上過我課一陣子的人會聽我說過類似的~不是我要把它看那麼重,實在是因為它太重要!太重要!太重要! (為了凸顯它的價值,要說3次)


音階除了能適當地練習每個的手指外,認識調性還有和弦,甚至分析曲子都需要它!有聽過不少例子說:沒練過音階!我問:那你有沒有聽過在綜藝節目上,歌手說*給我什麼key!?*~G key。

你懂這是什麼意思嗎?


大部分回答:有聽過,可是不懂意思⋯⋯⋯

不管那種類型的音樂,都會有所謂的調性!


而這次我想談的是有關8度音階(分散8度亦是)~

很久之前教音階時,我並沒有連同8度音階一起要求,都是等到學生的熟練度成熟後再教,因為彈8度需要某條件--手的大小!

但最近2-3年,發現了一個問題,彈8度對某些學生來說還是有點吃力!奇怪,照理說隨著年紀增長,手應該也有變大,但並沒有成正比發展??


後來,我嘗試在一開始教音階時就把8度音階要求一起練,沒辦法同時彈8度的就先練分散8度音階,我知道,對於小小孩(大班-小二)真的吃力!我總說:沒關係,我們不求快,慢慢會發現你的小手會去記憶2音之間的距離有多遠,你也同時在幫忙手指伸展,就像筋骨伸展一樣!(此時又得表演我的往前立定下腰⋯孩子一目了然所謂的*拉筋*)否則,日常生活中根本不可能有機會伸展到手指吧!

 但我最常被回問:那我的手會因為這樣拉筋而變大嗎?

我:哈哈,當然還是會變大,但我不是醫生,沒辦法決定你的生長曲線,提早這樣的練習是為了將來萬一你需要彈很多8度或和弦等等的曲子,比較容易上手!!


這樣的教學順序改變後有沒有比較好?

應該有吧🤔🤔🤔⋯⋯一切還在觀察中

(符合我之前文章:心有戚戚焉⋯⋯提過的,我喜歡做實驗,對我來說,這樣也是一種實驗精神!!)

Lovepia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前剛開始教琴時,對於請假的學生總會很介意,試著想問理由或詢問調課時間

但幾年下來後發現,非常穩定上課的孩子(月考照上,沒練也上的人)還是有,但總會有慣性請假完全不主動問補課時間的學生與家長

說實在話,穩定的學習非常重要,如同上學一樣,總不能沒寫完功課或沒唸書就不去學校上課吧!或許很多家長認為這樣是浪費錢,學生怕被罵!其實這樣的習慣所產生的隱憂並非只有浪費,更可能會使孩子養成逃避的藉口,長大後遇到自己沒做好的事就容易逃避,這樣在社會大學中能生存嗎?如果家長認為這樣沒關係,那我也不會過渡干涉,畢竟每個人有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只是老師也有選擇學生的權利!畢竟世界上最公平的除了生老病死外,就是每人每天只有24小時!!!

 

 

我教學的原則除了專業知識外,學習態度也很重要!如果最基本的互相尊重都沒有,這樣的學習也不會長久,不是嗎?

Lovepia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